天博
手机:13463691100
电话:13463691100
邮箱:admin@hbsanshi.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七一东路1999号03-1844号
天博天博通州区,北京市辖区,城市副中心。位于北京市的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连顺义区,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香河相连,南与天津武清区、河北廊坊市交界,
2020年6月,通州区下辖11个街道、10个镇、 1个民族乡,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80.8万,常住人口167.5万人,2019年通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9.2亿元。
努力把副中心建设成为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
多组团: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
发挥城市副中心和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的带动作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梯度转移,以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导功能为引领,促进通州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以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科技创新功能引导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相关产业向周边乡镇延伸,促进产业功能协调发展。
协调推进小城镇和新市镇建设:宋庄、张家湾、马驹桥、潞城、台湖、漷县、西集。还有做好永乐店新市镇的战略预留。
建设市级行政中心,构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主副分明、运行高效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建设国际化现代商务区,引导京津冀区域性金融机构集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设立京津冀区域性总部或一级分支机构,推动京津冀区域基金管理机构、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总部集聚。
建设文化和旅游新窗口。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宋庄、台湖等特色地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主题旅游、原创艺术、演艺娱乐等产业,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引进顶尖职业赛事和俱乐部。
基准建筑高度原则控制在36米,基准高度管控区占城市副中心总面积达70%以上。
划定高层建筑管控区。科学引导高层建筑布局,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和分布,除高层建筑管控区外,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注重新建高层建筑与大运河、燃灯塔等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景观的协调融合。
在运河商务区、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沿大运河两侧合理布置高层建筑。结合一带一轴、设施服务环、景观大道等重要廊道预留通畅开阔的景观视廊,集中展示城市副中心标志性建筑形象。高层建筑管控区占城市副中心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3%以内,原则上新建超高层建筑高度不超过200米,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至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1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
按照“先减后增、以减定增、多减少增、增减挂钩”的实施机制,城乡建设用地实施的平均拆占比约1:1.
压缩生产空间规模,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由现状24%下降到15%-17%,通州区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由现状33%下降到20%左右。
大幅提高生态空间的规模与质量,强化生态底线年城市副中心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40%,通州区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60%以上。
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地下空间建筑规模控制在2000万-2500万平方米以内。
实行多层次战略留白。城市副中心预留约9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地区,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约9%。拓展区预留约30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指标,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约16%。
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均衡、连续贯通的绿色空间系统,提升绿色空间的便捷性、共享性和舒适性,让居民享受自然,抬眼见绿荫、侧耳闻鸟鸣。
到2035年通州区森林覆盖率由现状28%提高到40%,塑造水韵林海、绿野田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地区。
在通州区形成“两带、两楔”的绿色空间结构,在城市副中心西侧与朝阳区之间有条件地区规划预留宽度不小于500米的生态绿带,东侧与廊坊北三县地区之间共建平均宽度不小于3公里的生态绿带,南侧与北侧划定宽度约7公里的生态廊道控制区,共同形成城市副中心外围的环状绿色生态绿带。
构建城市级、社区级两级绿色空间体系。在城市副中心内形成“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至203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约41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
至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成绿道约280公里,水岸及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0%以上。
保护并利用好以大运河为核心、多类型文化并存的历史文化资源,构筑全面覆盖、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高质量保护利用文物,保护展示文物本体,控制文物周边环境。
构建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到2035年历史文化保护重点管控区占城市副中心总面积的比例达到8%以上。
多点包括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地下文物埋藏区、传统村落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
重点加强通惠河通州段、北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提升历史水系的景观品质与文化内涵,进一步擦亮大运河金名片。
推动历史水系恢复,科学再现明清通惠河、玉带河、北运河故道、石坝码头、上码头、下码头、土坝码头、中码头、里二泗码头等,全面展示完整的大运河历史水网和古码头群。
整体提升通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认知,恢复历史水系、营造主题景观、着重勾勒由通州古城墙、古城门和护城河等构成的船形历史城廓。
完整保护三庙一塔历史景观,重点强化燃灯塔景观的标志性,加强周边空间管控,严格保护天际线,营造良好的观塔视廊,再现“一支塔影认通州”的历史画卷。
开展对秦驰道、清御道的考古调查,挖掘历史价值,提取文化要素,强化沿线景观设计,充分展现两条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全面阐释通州之通。
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完整保护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通州兵营旧址、通州起义指挥部等红色纪念地。
强化城市景观风貌分级管控,差异化落实建筑风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等管控要求。划定重点地区为一级、二级管控区,进行精细化设计和管控,其他地区作为三级管控区,进行全域覆盖的底线管控。
一级管控区包含五河交汇处、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等重点功能区,按照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精细化管控。
二级管控区包含一带一轴、设施服务环两侧城市界面和组团中心,按照规划设计导则的所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管控。
依据各组团区位条件和主导功能,建设滨河风貌区、行政办公风貌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环球主题公园风貌区、文化创意风貌区、宜居生活风貌区,展现内涵丰富的城市风貌特色。
优化滨水空间功能,将滨水空间划分为生活游憩、商务休闲、旅游观赏、自然郊野、历史文化五种类型。
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率先在城市绿心实现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森林生境,依托长安街东延长线以及广渠路、观音堂路等景观大道种植高大乔木,实现森林入城。
鼓励城市干道设置中央分隔带种植高大乔木,有条件的隔离带、人行道种植两排乔木,形成连续的林荫路系统,街区道路100%林荫化。
构建完整、蓝绿交织的绿道网络。依托河道绿廊、交通绿廊,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干线绿道,有效串联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至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成绿道约280公里,水岸及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0%以上。
城市干道重点保障交通功能,红线米,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形成“十一横九纵”布局结构。
街区道路重点满足生活出行,红线年城市副中心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每平方公里以上。
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实时感知、监测、预警、决策、管理和控制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
发挥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门户作用。实现城市副中心1小时到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加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地面公交为辅的公交体系,建设两条地铁快线、三条地铁普线、一条市郊铁路,在广渠路和朝阳路开行大容量快速公交。
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的互联互通,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为主导的交通体系。
提高城市副中心对东部各区的交通辐射能力。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建设城际铁路联络线线。完善对外道路系统,设置快速公交走廊,实现副中心与密云、怀柔、平谷、顺义、亦庄、大兴主要产业功能节点的快速连接。
副中心各组团引入优质学校,引领形成教育集团品牌,推动通州区基础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重点补充小学、托幼短板。至2035年城市副中心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达到2992平方米,通州区达到3068-3336平方米。依托人民大学新校区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城市副中心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撑。
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均等的医疗服务体系,至2035年城市副中心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到7.7张,通州区达到7.25张。
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至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千人养老机构床位达到9.5张。
至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45平方米。
至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7平方米,拓展区每个乡镇至少拥有1处全民健身中心。
副中心规划至2035年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规模控制在70-75万人,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每平方公里以内。
到2035年通州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205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规模控制在115万-120万人。
2017年9月13日,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此后,市级层面统筹,各区委、区政府作为主体组织编制各区规划,而东西城与通州则由北京市组织直接编制。
这个待遇显示出“一核”(东、西城)与“一副”通州整体规划的层级高度。副中心的基础设施投资将超过万亿级,未来交通、人口、教育、医疗、环境等都将有一个质与量的飞跃,其发展趋向是北京新的经济中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