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手机:13463691100
电话:13463691100
邮箱:admin@hbsanshi.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七一东路1999号03-1844号
为促进吉泰城镇群的协同发展,打造江西省中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编制《吉泰城镇群规划(
以中央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和特色发展,促进吉泰城镇群协同发展;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形成吉泰城镇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吉泰城镇群:包括吉州区、青原区以及吉安县、吉水县、泰和县两区三县的全部行政辖区,总面积为8658平方公里;主要解决发展重点与空间管控的问题。
吉泰城镇群核心区(以下简称核心区):包括吉州区的古南街道、永叔街道、文山街道、习溪桥街道、北门街道、白塘街道、兴桥镇、樟山镇、长塘镇、曲濑镇、禾埠乡,青原区的河东街道、滨江街道、天玉镇、值夏镇、新圩镇、富滩镇、文陂镇,吉安县的高新街道、敦厚镇、永阳镇、横江镇、永和镇、桐坪镇、凤凰镇,吉水县的文峰镇、金滩镇、黄桥镇、醪桥镇、乌江镇,泰和县的澄江镇、塘洲镇、马市镇、螺溪镇、万合镇、沿溪镇、石山乡、南溪乡,共9个街道、29个乡镇,总面积约为2940平方公里;主要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
中心城市:南起凤凰行政边界,北至西四乡公路-吉安北大道-樟山镇文石河,东起赣江-东外环线,西至昌吉赣高速铁路-大广高速公路,总面积约416.1平方公里;主要解决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问题。
城市规划区包括吉州区的全部;青原区的河东街道、滨江街道、天玉镇、值夏镇、富滩镇的西部、文陂镇的镇区;吉安县的高新街道、敦厚镇、永和镇、桐坪镇、凤凰镇、横江镇;面积为1086.7平方公里。
本规划是吉安市人民政府实施吉泰城镇群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依据,也是指导城镇群所辖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编制城乡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审批城乡规划和进行重点区域空间管制、区域重大项目选址时,应当遵守本规划。
规划期内,吉泰城镇群将建设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江西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赣中地区交通枢纽、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秀美生态与庐陵文化深度融合的示范区”。
①拓展优势产业,扶持特色产业,引导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业、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医药化工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等主导产业。
②整合产业平台,鼓励园区共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以井开区、吉安高新区两大国家级园区为龙头,引导产业园区的整合和共建。
①核心集聚发展。引导发展要素向核心区集中布局,带动人口向核心区集聚,实现核心区的优先集聚发展。
②乡镇分类、分片发展。加快重点镇经济发展,培育专业化、特色化乡镇,完善一般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②集聚优势资源,构建区域旅游体系,引导点线面联动的旅游开发;打造旅游品牌,提升区域知名度。
规划2020年,吉泰城镇群总人口为271万人;规划2030年,吉泰城镇群总人口为325万人。
规划2020年,吉泰城镇群城镇化水平为60%,城镇人口为163万人;规划至2030年,吉泰城镇群城镇化水平为72%,城镇人口为234万人。
规划2020年,核心区城镇人口为142万人;规划2030年,核心区城镇人口为220万人。
规划2020年,中心城市城镇人口为80万人;规划2030年,中心城市城镇人口为120万人。
规划2020年,吉泰城镇群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305平方公里;规划2030年吉泰城镇群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329平方公里。
规划2020年,核心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58平方公里;规划2030年核心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220平方公里。
规划2020年,中心城市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90平方公里;规划2030年中心城市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2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00平方米/人。
空间管控要素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及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基本农田6大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保护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青原山风景名胜区。严格按照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区域划分,进行各项活动。
依据《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泰和国家森林公园;保护8处省级森林公园:青原山省级森林公园、吉安省级森林公园、大东山省级森林公园、玉华山省级森林公园、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君华省级森林公园、西龙山省级森林公园、白凤省级森林公园。
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环境,严格保护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庐陵赣江国家湿地公园;保护3处省级湿地公园:吉水湖省级湿地公园、君山湖省级湿地公园、庐陵湖省级湿地公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8处大型集中式水源保护区。
根据《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和《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严格保护城镇群范围内1100平方公里公益林。
《吉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划定吉泰城镇群基本农田面积159866.7公顷,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
“三轴”是指京九城镇发展轴、抚吉发展轴、泉南发展轴。京九城镇发展轴依托京九铁路、大广高速、樟吉高速、昌吉赣城际等重要的区域通廊道,向北对接沪昆城镇发展带、南昌大都市区,向南对接赣州都市区、珠三角等,是吉安市域最重要的城镇-产业发展轴。抚吉发展轴联动永丰、吉水、安福等区县,在城镇群内部形成东西向产业协同的发展轴。泉南发展轴联动井冈山、泰和以及兴国等区县,形成东西向发展轴线。
“四片”是指城镇群内依托现有城镇发展资源和交通廊道形成的吉西、吉北、吉东、吉南等四大特色发展片区。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等级体系,其中中心城市1个,为吉安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2个,为吉水县城和泰和县城,重点镇15个,一般建制镇34个。
规划形成五级城镇规模体系:100-300万人的一级城镇(II型大城市)1个,20-50万人的二级城镇(I型小城市)2个,3-5万人的三级城镇3个,1-3万人的四级城镇15个,1万人以下的五级城镇31个。
规划“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型、农贸型”四个城镇职能类型:其中综合型城镇9个,工贸型城镇11个,旅游型城镇8个,农贸型城镇24个。
吉西片区以农业发展为主导方向。固江镇、浬田镇、梅塘镇三镇,依托兴桥镇的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创意农业等。敖城镇、天河镇两镇重点发展规模农业。禾市镇、桥头镇、碧溪镇在发展规模农业的同时,以白鹭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资源,建设家庭农场、休闲农庄、农业观光、设施农业体验等旅游项目。苏溪镇利用邻近泰和副中心城市的优势,加强与马市镇的旅游联系,发展以农业休闲为特色的近郊旅游。
吉北片区以工贸发展为主导方向。双村镇、八都镇两镇以八都为服务核心,实现以贸促农联动发展。枫江镇、盘谷镇、阜田镇三镇以农业发展为主。万福镇积极发展公共服务、商贸服务,作为周边乡镇的服务节点。油田镇是重要的工矿城镇,与万福镇实现工贸联动发展。
吉东片区以旅游发展为主导方向。以白沙镇、富田镇作为片区的旅游服务核心,建设旅游环线,实现主要旅游资源之间的快速联系。增加螺田镇-水田乡-值夏镇、白沙镇-白水镇-丁江镇-乌江镇的联系道路,实现片区内各镇之间旅游道路的联通。整合现有的庐陵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生态资源,打造新的旅游项目。建设度假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片区内旅游服务体系。
吉南片区以农业发展为主导方向。冠朝镇、沙村镇、老营盘镇发展特色农业,以沙村镇为服务节点。灌溪镇、苑前镇、小龙镇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在山区可适当发展森林旅游项目。
在满足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要求之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村落,坚持因地制宜、适度集聚、循序渐进、生态优先、彰显特色五大原则,改善乡村的生活环境,彰显庐陵文化特色。
改造型村庄指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具有较好的对外交通条件、便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村庄周边用地能够满足改建、扩建需求的村庄。扶持村庄多元绿色经济的发展,注重基础设施的配置与改造,完善对外交通建设,在空间改造中注意庐陵风格元素的运用。
新建型村庄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需规划建设的新村庄,包括移民建村、迁村并点等。新建型村庄应做到选址科学,用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庐陵特色彰显,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清新优美,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乡风民情和庐陵文化特征。
保护型村庄指历史文化名村、具有独特村庄布局、具有浓郁地域民俗特色的村庄。注重保护性修缮,在不影响古村格局和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合理开发利用,统一规划设计新建及改建建筑物,传承古村建筑文化。
重点保护一批传统村落,充分利用村落风貌、民间工艺、生态环境等资源,适度开发村落旅游,融入旅游体系,实现功能复兴。
通过农作物的种植搭配,在大范围空间尺度上塑造农田大地景观。结合大地景观,设计、安排观光线路,配套农家餐饮、绘画写生等服务设施。
2-4公里范围内的数个村庄,共同构成步行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乡村组团,组团之间通过生态化的乡村绿道进行串接。
加快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农业精品园、休闲观光园,推进传统农产品向旅游商品、农业园区向休闲观光园区转变,实现村民就业多元化。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整治3个方面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设灵活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依托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科技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
立足现有基础,聚焦细分领域,积极承接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以区域性物流和综合保税物流为突破口,加快综合物流平台建设。构筑面向区域的金融贸易、总部经济和其它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地。依托城镇群的文化、生态资源,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和健康养生等产业。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扶持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1+3+X”产业体系。
以井开区为龙头,积极承接沿海优质企业,延展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做大规模,做强品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现代服务业:依托交通区位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引导商贸物流产业向物流园区集聚,强调各商贸物流产业园的互动协作。结合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设置总部办公、信息咨询、金融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
休闲旅游业:结合山、水、城、文等旅游资源,打造多个高品质旅游景区,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的能级,增强旅游接待能力,树立旅游品牌。
现代农业:着力扶植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和企业,引导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依托科技推动新型农业的“产业化”、“特色化”和“服务业化”。
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调控政策,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医药化工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等新兴产业。
北部蔬菜水产经济林产业区:围绕万福、油田等乡镇发展山地经济林、水产养殖、有机蔬菜。
南部有机农业生态观光产业区:以有机蔬菜规模化种植为主,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围绕森林公园发展自然科普观光林业。
西部生态果业经济林产业区:以经济速生林和有机蔬果为主导,围绕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生态休闲。
依托八都农业科技园、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吉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泰和农业科技园和青原区农业科技园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充分发挥井开区和吉安高新区两个国家级园区的平台集聚效应,带动吉州工业园、河东经济开发区、吉水工业园和泰和工业园的发展。按照产业错位布局、平台共建共享、要素互联互通的要求,优化园区规划,强化功能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引导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
以电子信息(通讯设备制造、半导体照明、新型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兴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建设“产业集聚、功能现代、多业并兴、生态宜居”的新型工业城区为目标,提升西区,高起点开发东区,高标准建设国家出口加工区,高质量开发金鸡湖现代服务区。
以电子信息(计算机及周边产品设备制造、数字视听)、电声产业(电声原材料、微型电声器件、高端音响)、绿色食品为主导方向。
城南商务区:近期在位于“赣西堤”滨江地段建设金融商务商业中心区,主导发展商业金融、商务办公。
高铁站前商务区:发展面向区域的站前商务、总部经济、金融办公、信息中介服务、信贷金融服务业;配套完善高端商住楼宇、商业综合体等。
其它金融商务区块:吉水县、泰和县建设服务于本地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商业零售中心和本地企业总部,配套商住、旅游酒店等功能。在井开区、吉安高新区,有条件的将工业用地置换为与生产服务密切相关的商务办公用地。
在井开区布局吉安信息产业服务外包基地,主要发展各类软件服务、互联网金融系统服务、信息工程及流程设计、软件开发设计等。
在井冈山大学周边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吸引工业设计、红色文化出版传播、数字娱乐工程、家庭装饰设计等企业。老城结合城市更新,以庐陵文化为核心,建设“创意吉安”文化核心区。大力推动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基地、专业化科技人才培训基地。
建设老城-城南-滨江市级商业中心,规划3-5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吉水县河西、泰和县滨江、吉安县禾河以南等3个副市级商业中心,各处规划1-2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或特色商业街区;培育吉州、青原等地居住区级商业中心,服务于周边城市社区。
围绕河西综合物流园与赣大物流园周边建设大型商贸市场,引导形成机电产品、建材家具、家电等大型商贸市场集群。
城南商务区:近期在位于“赣西堤”滨江地段建设金融商务商业中心区,主导发展商业金融、商务办公。
高铁站前商务区:发展面向区域的站前商务、总部经济、金融办公、信息中介服务、信贷金融服务业;配套完善高端商住楼宇、商业综合体等。
其它金融商务区块:吉水县、泰和县建设服务于本地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商业零售中心和本地企业总部,配套商住、旅游酒店等功能。在井开区、吉安高新区,有条件的将工业用地置换为与生产服务密切相关的商务办公用地。
在井开区布局吉安信息产业服务外包基地,主要发展各类软件服务、互联网金融系统服务、信息工程及流程设计、软件开发设计等。
在井冈山大学周边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吸引工业设计、红色文化出版传播、数字娱乐工程、家庭装饰设计等企业。老城结合城市更新,以庐陵文化为核心,建设“创意吉安”文化核心区。大力推动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基地、专业化科技人才培训基地。
建设老城-城南-滨江市级商业中心,规划3-5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吉水县河西、泰和县滨江、吉安县禾河以南等3个副市级商业中心,各处规划1-2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或特色商业街区;培育吉州、青原等地居住区级商业中心,服务于周边城市社区。
围绕河西综合物流园与赣大物流园周边建设大型商贸市场,引导形成机电产品、建材家具、家电等大型商贸市场集群。
挖掘城镇群范围内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存,传承历史文化精髓。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展示历史风貌,彰显地方特色,合理利用各类文物古迹,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保护独特的地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展示提供空间载体。
结合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和吉泰地域特色,城镇群构筑“一江、两山、三河”的整体山水格局。
(1)一江:赣江。串联主要文化景观集中区,是传承庐陵文化,凸显城市特色的主脉。
(2)两山:青原山、大东山。依托自然山体与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两个自然与人文主题区。
(3)三河:禾河、恩江、富水。禾河以湿地自然景观资源为特色,加强自然生态的保护;恩江串联主要田园风光和传统村落,加强乡村田园景观的保护;富水串联主要红色景观资源,加强革命遗迹的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明确保护范围和建设保护要求,科学指导古镇、古村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保护城镇群内富田镇和永和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陂下古村、渼陂古村、桑园古村、钓源古村和燕坊古村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仁和店古村、江头毛家古村、横坑古村、爵誉古村和桥上古村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加强对文石村、社边村、赛塘村、旧居村、卢家洲村、义富村、店背村、奁田村、匡家村等9个传统村落的保护。
加强对城镇群范围内43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重点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城镇群范围内31个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民间文学6处、传统舞蹈9处、传统美术1处、传统技艺4处、传统戏剧3处、传统医药2处和民俗活动6处。
表演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弘扬和传承传统表演艺术,加强培养艺术表演人才,资助日常演出,定期组织重大传统节庆活动,加强对传统演出场所的建造和维护。
技艺类:包括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加强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载工作,使工艺历史信息得到完整留存;加强对新工匠的培训,保证传统的传承;引导和鼓励传统工艺与市场的结合,增强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加强传统工艺秘诀的保护,维护传承人的权益。
民俗类:与物质遗产保护相结合,以多种形式建立专项民俗保护和展示场所;定期由民众自发或组织重大传统民俗活动,促进民俗活动的发展和推广;对具有深厚民众基础的民俗活动给予鼓励,推进民间文化公共空间的形成。
国内市场定位:以沿海地区为主要对象,依托高铁带动,打造“全国旅游休闲目的地”,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客源市场。
国际市场定位:凭借庐陵文化的影响力,打造“国际庐陵文化旅游基地”,近期大力拓展东南亚、日韩和港澳台市场,中远期扩展欧美市场。
“四带”指赣江风光带、中心城市-东固旅游带、中心城市-井冈山旅游带、中心城市-武功山旅游带等四条旅游发展带。
赣江风光带是串联吉水县城、吉安中心城市、泰和县城的城市景观风光带,以永和古镇、吉州窑遗址、白口旧城址及古南塔等庐陵文化景点为主。
中心城市-井冈山旅游带串接中心城市、爵誉乡村旅游区、井冈山机场、白鹭湖旅游区、井冈山红色旅游区。
中心城市-武功山旅游带串接中心城市、吉安都市田园休闲观光旅游区、武功山旅游区。
“多片”指城镇群主要的旅游片区。包括东固-水南-富田旅游区、白鹭湖旅游区、泰和滨江旅游区、碧月湖-大东山旅游区、爵誉乡村旅游区、渼陂-陂头旅游区、吉安都市田园休闲观光旅游区。
规划依托吉安西站建设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在泰和与吉水县城内设置二级旅游集散中心。
禁建区包括:河湖湿地、森林公园内的珍贵景物和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工程保护范围、地质灾害危险区、工程建设不适宜区、大于25%的陡坡地、行洪通道、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天然气输送管线及其防护区、成品油输送管线及其防护区、区域性调水工程管线及其防护区。
禁建区范围内应严格禁止城镇建设以及与限制要素无关的建设行为,现有的违法建设应限时拆除。专项规划及下位规划的编制,必须以此禁建区范围为基础,严格执行管控要求。
限建区包括:水滨保护地带(滨河带、库滨带)、风景名胜区内除核心景区以外的地区、森林公园内除珍贵景物、林地(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以外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一般农田、城镇绿化隔离带、矿产资源密集地区(包括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文保单位控制地带、历史文化保护区、地质遗迹二、三级保护区、地质公园、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差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地震断裂带、重要蓄滞洪区、一般蓄滞洪区、蓄滞洪保留区、洪泛区。
限建区范围内应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风貌为前提,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
适建区主要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包括城镇居民点、工矿用地及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
适建区范围内建设用地总量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贯彻保护耕地政策;城镇建设应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行,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和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需求。
(1)生态优先:控制资源环境容量底限,保护水源、林地、湿地等重要生态资源,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2)功能集聚:城市功能在核心区集聚,主导产业在井开区、高新区集聚,物流园区围绕市区外围集聚。
(3)轴向联动:强化京九城镇发展轴线,形成功能互动的城镇连绵区。支持在凤凰、樟山形成特色化功能区。
(4)城乡一体:增强核心区对城镇群区域城乡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重点城镇在区域城镇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推动乡村地区的特色化发展。
(5)特色彰显:梳理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引导不同的城镇组团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路径和空间。
(6)绿色发展: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门槛,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提升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一核”指吉安中心城市,由城中组团、城西组团、城东组团、城北组团、城南组团、凤凰组团等六个组团构成。“两翼”分别为吉水副中心城市和泰和副中心城市。“三带”分别指中部京九城镇发展带、西侧特色产业带、东侧生态旅游带。“多点”为10个重点城镇,包括樟山、桐坪、兴桥、黄桥、长塘、万合、值夏、螺溪、马市和乌江。
(1)城市性质:赣中地区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庐陵文化和秀美山水为特色的绿色宜居城市。
(2)城市职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吉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商业金融综合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态绿色宜居城市。
(3)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市城镇人口为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90平方公里。规划2030年,人口规模为1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20平方公里。
(4)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两轴六组团”的空间格局。“两轴”为井冈山大道和阳明路城市发展轴,“六组团”为城中组团、城北组团、城西组团、城东组团、城南组团和凤凰组团。
(1)城市性质:庐陵文化历史名县,吉泰城镇群副中心城市,山水融合的生态宜居城市。
(2)城市职能:江西省中部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吉安市域重要的物流商贸中心,城镇群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吉水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吉水城市人口规模为2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3平方公里。规划2030年,人口规模为27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7平方公里。
(4)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两轴两廊两片”的空间结构。“两轴”分别是西岸城市发展轴和东岸城市发展轴,“两廊”分别为赣江发展廊道和恩江-碧月湖生态景观廊道,“两片”是以赣江为界分为城西片和城东片。
(1)城市性质:吉泰城镇群副中心城市,重要的工贸城市,庐陵文化底蕴深厚的滨江宜居城市。
(2)城市职能:吉泰城镇群的工业制造和物流贸易基地,泰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泰和城市人口规模为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6平方公里。规划2030年,人口规模为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34平方公里。
(4)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轴串三区、两廊护一城”的空间结构。“一轴”为城市南北向发展轴,“两廊”分别为山体生态林带廊道和赣江水景生态廊道,“三区”分别是澄江片区、文田片区和工业园区。
核心区规划客运枢纽14处,分为区域综合客运枢纽、市级综合客运枢纽及一般公路客运站三级,其中:
区域综合客运枢纽3处,分别为吉安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吉水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泰和站综合交通枢纽。
市级综合客运枢纽3处,分别为吉安站综合交通枢纽、吉安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吉水站综合交通枢纽。
一般公路客运站8处,分别为吉州北汽车客运站、青原汽车客运站、永和汽车客运站、吉安县汽车客运站、井开区汽车客运站、凤凰汽车客运站、吉水县客运枢纽总站、泰和城西车站。
规划预留城镇群公交快线建设通道,未来承担核心区城镇连绵发展轴带沿线的快速客运联系。利用君华大道、富川路、国道105、白凤大道、澄江大道,由北向南分别串联吉水、樟山、吉州、敦厚、凤凰、泰和。
利用核心区内部干线条公交干线走廊,作为公交快线的补充,服务邻近县区及交通枢纽之间客运联系。1号线走廊:吉安西站至井冈山机场,主要连接重要枢纽节点。
2号线走廊:吉安西站至吉水西站,主要连接吉安中心城市与吉水县城,沿线覆盖吉州、樟山、吉水城西片区等。
3号线走廊:吉水西站至吉安南站,主要连接吉水县与吉安县,沿线覆盖井开区、吉水城东以及城西片区。
4号线走廊:吉州北客运站至泰和站,主要连接吉安中心城市与泰和县,沿线覆盖吉州、青原、井开区以及泰和县城。
5号线走廊:泰和站至井冈山机场,主要连接昌吉赣客运专线泰和站与井冈山机场,沿线覆盖泰和澄江片区、南溪、螺溪以及井冈山机场。
“两纵两横一联”的布局框架,主要承担重要功能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两纵:为站前大道和东环快速路。
规划形成“十五横八纵”结构性主干道,作为快速路网的辅助支撑,共同构筑骨干道路交通网络。
十五横:吉运路、工业北大道-黄金大道、吉阳大道、青山西路、吉安北大道、阳明西路、吉福路、赣江大道、庐陵大道、君山大道、深圳大道、泰垦路、井冈山大道(泰和)、祥和大道、澄江大道
八纵:君华大道、朱秀北大道-井冈山大道、白凤大道、泰和大道、梅林大道、石溪头大道-创业大道、金工大道、龙华北大道-105
赣中地区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庐陵文化和秀美山水为特色的绿色宜居城市。第49条城市职能
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吉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商业金融综合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态绿色宜居城市。
(1)西进:城西地区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集中建设高铁门户区域,集聚发展区域性生产服务业和商贸服务业。
(2)东控:城东地区注重保护青原山-天玉山的生态景观,控制河东经济开发区向山体蔓延,适度培育休闲旅游服务功能。
划定规划期内城市集中开发建设区域的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划定吉安中心城市的开发边界范围185.2平方公里。原则上规划期内城市建设活动不得突破城市开发边界。
“六组团”指城中组团、城北组团、城西组团、城东组团、城南组团、凤凰组团等六个组团。
构建与吉安山水风貌相得益彰的城市景观格局,完善与宜居城市相适应的开敞空间系统,挖掘人文景观要素,彰显城市文化品质,构造吉安新山水景观生态格局和城市风貌。第54条总体城市设计结构
“两带”指赣江风光带和禾河生态景观带;“两轴”指井冈山大道和阳明路-文天祥大道为骨架的复合主轴;“八片区”指中心城市的八大风貌特,包括特色文化景观风貌区、商业商务景观风貌区、庐陵文化景观风貌区、创新时尚景观风貌区、都市田园景观风貌区、工业科技景观风貌区、魅力生活景观风貌区、凤凰现代产城风貌区。
重点引导赣江和禾河两岸的空间建设,贯彻安全、生态、美观的控制原则,保障供水、防洪要求,打造城市滨江景观。赣江风光带:沿江界面总体形成四类景观风貌区段,包括自然生态区段、魅力文化区段、都市活力区段和高尚雅居区段。结合功能区段划分确保城市中的沿江天际线形成
“中部波峰高、两边逐步低落、滨江前低后高”的总体形态。保证滨江路的连续性和人性化建设,设置人行道和观景平台。
禾河生态景观带:以南北两侧城市道路为边界,严格控制在边界内部进行的商业开发。在景观带内部引导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控制沿公园一侧界面的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下。
井冈山大道景观轴:串联庐陵文化园、老城中心区、城南后河公园、吉安县中心区、娑罗山等景观片区。强化轴线的序列节奏感,沿井冈山大道两侧体现界面的完整性,生态及公园区段体现界面渗透效果,总体形成有收有放的界面形象。在城南街道、吉安县城形成高层簇群。阳明路
-文天祥大道景观轴:打造吉安西站、老城中心区、吉安火车站、井冈山大学和青原山禅意休闲片区等景观节点。强调沿路
特色文化景观风貌区:包括老城组团、江东组团和庐陵新区核心组团,结合既有城市空间景观资源打造特色风貌。商业商务景观风貌区
吉安中心城市旧城主要集中在市区老城及赣西堤片区、敦厚城区、庐陵文化生态公园周边地区。第59条总体目标
引导人口向新城区疏解,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和整体活力,使旧城区成为生态环境良好、交通顺畅方便、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的城区。第60条改造策略
针对旧城区中的战略性地段,以大型街坊整体拆迁和功能置换为契机,进行整体更新和结构性调整。主要指后河沿线地区和吉安县城。后河沿线地区包括宝华楼棚户区改造、滨江四期棚改项目、后河下游(庐陵巷)棚户区等。吉安县城包括君山片区东部的工业企业和二七路西端北侧的扎花厂、粮油储运站、县农资仓库,还包括急需改造的城中村。
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大部分环境和设施配套符合各项规范标准的地区,包括阳明步行街周边地区、吉安县人民医院、金庐陵步行街、体育中心周边等区域。(
2020年建设重点:城中组团、城东组团北部、城北组团、城南组团东部,吉水县河东片,泰和县
启动广昌至吉安、国道105改道工程等项目。推进赣江石虎塘至神岗山航道整治工程、禾水河、恩江河航道整治疏浚工程、赣江吉安港口码头建设等项目。
推进井冈山机场扩建工程、桐坪航空产业园等项目。启动吉泰走廊大运量公交项目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建设中心城市至井冈山机场、东环路等快速路,建设吉安高铁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2)市政基础设施
推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农业园区项目。推动井开区通讯终端设备产业基地、吉州区通讯传输系统产业基地、青原区LED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等基地建设。推动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吉州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庐陵新区总部经济集聚区等商贸项目建设。推动吉安市综合物流中心、井开区吉安陆地港等项目。
、泰和中心城区的滨江绿地公园。井开区重点建设金鸡湖公园。(6)历史文化保护项目
间的协调与合作。依托京九铁路、大广铁路等区域交通发展廊道,与赣州都市区共同打造赣中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创新科技基地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强化江西省南北向的产业发展廊道。重点依托赣江、庐陵文化、道家文化、书院文化等区域旅游资源,
都市区的红色文化、宋城文化及客家文化联动发展。吉安中心城市作为全省一级旅游集散中心,与赣州共同组成赣中南红色经典旅游圈内的重点旅游集散中心。(3)市域其他县(市)
井冈山,发挥井冈山的带动作用,联动永新红色旅游、安福武功山的生态绿色旅游,发展旅游业。市域南部遂川-万安以生态保育为主,兼顾绿色食品及林木加工、特色农林业、能源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市域东部新干-峡江-永丰,积极融入沪昆经济走廊,加快本地产业的提升;依托本地资源,发展植根本地的特色产业。吉泰城镇群的旅游发展,借助井冈山的品牌及吸引力,借助武功山的旅游类型,在整个市域层面,实现旅游的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市建设省级旅游集散中心,井冈山和武功山建设市级旅游集散中心。第64条政策保障
(1)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 21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吉泰走廊打造重要增长带的若干意见》(赣府发[2012]38号),确保有关财税、金融、土地、科技、扶贫等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对城镇群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吉泰城镇群加快发展。
机制。搭建城镇群协作平台,加强区域之间的生产协作,共同推进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县相邻地区范围内各项规划的协调和衔接。(3)完善规划
体系。构建规划编制体系基本框架,以规划全域覆盖、城乡一体统筹为原则,推动吉泰城镇群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编制体系;建设城乡全覆盖、动态更新、多规合一的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规划管理。加强本规划对下位规划的统筹与指导作用,本规划经批准后,应作为城市规划、环境治理规划等各类各层次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总纲,下位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应与本规划全面衔接,未完成的专项规划应依据本规划进行调整,期间的建设行为不应违背本规划的原则;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管理与监督。建立由省相关部门和吉安市政府等多方参与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制定规章,对违规用地、违规建房进行处理。编制近期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保证规划落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多部门协作平台,变被动的落实为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