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手机:13463691100
电话:13463691100
邮箱:admin@hbsanshi.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七一东路1999号03-1844号
作为郑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航空港区终于有了新的定位和发展蓝图!
国土空间规划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还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23年)》核心规划成果。
总体定位为空中丝路先导区;国家航空经济实验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中原特区。
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在我国航空经济发展建设中先行先试、制度创新,发挥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的综合带动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争先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六大未来产业,培育千百亿产业集群,建设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国家枢纽经济示范区,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国家航空经济实验区。坚持绿色低碳、安全韧性、节约集约发展,优化航空港区空间布局,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富有活力的高品质宜居宜业现代航空都市,建成航空都市典范。
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强化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综合实力,延伸面向周边区域的产业和服务链,推动与郑州主城区双核引领作用,促进郑港汴许区域联动发展,建设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郑州都市圈郑港汴许主引擎、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核心。
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推进空港、陆港、水港、邮政港、高铁港联动发展,全面融入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升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建设 “枢纽+通道+网络”门户型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发展为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化世界级物流枢纽。
制度型开放“中原特区”。持续拓展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模式,开辟郑州-柬埔寨空中新丝路,依托郑州机场一类航空口岸、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以及肉类、水果等特种商品进口指定口岸和国际邮件经转口岸,不断深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平台建设,持续释放政策试点效应,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打造制度型开放“中原特区”,建设内陆地区种类最全、效率最高的开放新高地。
以打造“链接全球的中原门户和世界典范的航空都市”为目标愿景,构筑郑州都市圈更绿色安全、更高效开放、更健康活力的美丽国土空间格局,推进航空港区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
至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突出效率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产业发展层次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体系,开放平台申建取得新突破,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活品质和发展活力显著提升。
至2035年,基本建成辐射全国、链接世界、服务全球的综合交通枢纽,对外开放平台集成效应明显,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提升,天博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辐射功能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
至2050年,全面建成立体通达、开放畅通的国际一流枢纽群,各项经济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国具有强大吸引力、竞争力的核心增长极,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治理的全球典范。
落实郑州及开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人口规模与空间分配,至203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30万。考虑产业人口流动性和发展不确定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配置预留30万的服务人口弹性。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依据,规划至2035年,全域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82.68平方千米。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57.83平方千米,占城镇开发边界的89%,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3平方米以内。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底线(上限),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量提质和高效利用。
至2035年,规划广义产业用地规模124.52平方千米,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34.80%。其中,工业用地规模达93.97平方千米,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达26.26%。以高质量产业空间为保障,以大集群、大企业、大项目为引领,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主动融入共建郑州都市圈的区域新发展格局,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资源流动,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形成航空港区与郑州市主城区“双核”引领发展格局,打造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带动郑汴港许区域一体化发展。
发挥“枢纽+平台”优势,依托航空港区空陆铁水多式联运体系,以及综合保税区、各类功能性口岸等平台,推动“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发展,以制度型开放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窗口,畅通区域经济廊道,形成全球领先的枢纽经济区。
坚持耕地保护优先,以南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重点,保障粮食安全底线。生态保护突出区域生态格局统筹,重点加强南水北调生态走廊、平原河道、交通生态走廊等重要蓝绿生态空间管控。城镇空间突出集约节约,严守城镇开发边界,对航空港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要素配置、整治修复、文化传承、国土安全等作出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促进国土空间利用集约高效,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耕地红线,优化乡村用地结构和布局。划定乡村社区生活圈,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管控和发展策略。传承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加强乡村风貌特色塑造,严格保护特色村庄。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深化航空港区体制机制重塑改革,全方位参与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进程,打造郑港汴许主引擎,发挥好枢纽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在空间协同、枢纽联动、对外开放、产业辐射等方面持续加强与郑州都市圈内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加快构建郑州都市圈航空港极核。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成果。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线、洪涝风险控制线底线管控。以“三线”为基础,统筹全域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和细化落实。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航空港区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403.95平方千米(其中,代管中牟县部分 167.87平方千米,代管新郑市部分107.01平方千米,代管尉氏县部分129.08平方千米)。新增城镇开发边界面积221.1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为5.09。严格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促进城镇建设向城镇开发边界内集中。
保护由黄河冲积平原生态区和古枣园、双洎河、港东及港南生态绿心组成的“一原四心”生态基底。严控生态走廊,推进生态空间连接成网。保护生态绿心,形成高品质生态空间格局。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港北、港东、港南三片优质农田集中区,促进农业向集约化、设施化、精品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对南水北调干渠、丈八沟、小清河、梅河、双洎河五条主干水系水域空间保护,提升滨水生态空间,织密城市蓝绿网络。
加强洧川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利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厚植文化底蕴,打造文旅结合的历史文化新地标;重点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苑陵故城和老寨遗址、大寨遗址、尉氏苑陵故城、洧川城隍庙(洧川南城门)和业王野岗遗址五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进一步完善现有其他层级不可移动文物的具体保护措施,明确保护主体。
以枢纽为牵引、开放为支撑、制造为动力、空间为保障,统筹构建“核心引领、轴线聚能、多片协同”的全域开发格局。
核心引领。以交通物流和商贸核心为引领,协同科技活力中心、国际创新人才中心、国际港务中心和历史文化中心,提升产业和综合服务功能,支撑打造郑州都市圈航空港极核。
轴线聚能。以创新协作走廊、国际门户开放走廊为主,以先进制造业共建走廊、公共文化服务走廊为辅,充分发挥轴线聚合作用,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引导城市功能布局优化,保障城市空间秩序。
多片协同。推动空铁会展区、未来数字科教区、国际医学科创区、先进制造和国际港务区多片区协同发展,培育特色功能支点,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城镇空间格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分类引导城镇建设发展,形成集约高效、富有竞争力的城镇空间格局。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传承保护历史文化,优化蓝绿空间布局,完善全域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有序开展城市更新,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营造高品质的航空大都市。
落实郑州市都市核心功能区空间引导,构建航空港区“一核三心”的核心功能布局格局,形成高效率、高品质的城市核心,引领全域高质量、高品质发展。一核指交通物流和商贸核心,是驱动航空港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三心指统筹航空港区各功能组团的发展核心,分别为科技活力中心、国际创新人才中心、国际港务中心。
一核三心统四区,聚焦城市核心功能,打造交通物流和商贸核心为统领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引领未来数字科教区、空铁会展区、国际医学科创区、先进制造区和国际港务区协同发展。
两轴双环嵌两廊,两轴指创新协作轴和国际门户开放轴。创新协作轴串联空铁交通物流和贸易核心以及科技活力中心、国际创新人才中心三大功能区,北联经开区南联长葛;国际门户开放轴串联空铁交通物流和贸易核心,西联新郑东联尉氏。两环指生态绿环和产业联动发展环。生态绿环指以京港澳高速、南海大道、安罗高速、洪泽湖大道为主的快速路两侧生态绿地构成的外围生态廊道,形成围绕航空港区以及经开区扩区的绿色廊道;产业联动发展环串联航空港区科技活力中心、国际创新人才中心、国际港务中心三个发展核心的产业联动环。两廊指以南水北调和小清河滨水景观廊道为脉构建生态绿网,串联城市核心。
结合航空港区“北、中、南”空间特征,以产业功能为导向,依托核心功能,形成未来数字科教区、空铁会展区、国际医学科创区、先进制造和国际港务区四大功能片区,通过以心带区、以区促城,形成人-城-港-产协同发展格局。北部形成未来数字科教区,定位为中央商务科创中心、国际文化教育中心、生态宜居综合服务中心,主导功能为航空金融、商务商贸、教育科研、高端消费、高品质宜居社区等。中部为空铁会展区,定位为全球枢纽门户、国际商贸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主导功能为国际商贸服务、会展博览、临空产业、高铁经济、现代物流等。南部分布有国际医学科创区、先进制造业和国际港务区。国际医学科创区定位为“枢纽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空中丝路・医学科技桥头堡”,主导功能为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医学转化、产业孵化、研发中试、产学研平台等;先进制造业和国际港务区定位为国际物流集散枢纽、高端制造业集聚高地,主导功能为陆港总部经济、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现代物流、物流服务、临港商贸等。
统筹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总体布局,践行底线安全、生态优先、轨道引领、组团布局等理念,进一步细化各片区功能组织,实现 “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空间组织。依据主导功能划分规划分区。包括北港城、商务科创城、数字港、大学城、物流园区、创意时尚城、中原医学科学城、汽车城、国际陆港等。明确反映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以便于下层级规划传导规划意图。城市功能分区内可布局符合功能要求的配套用地与兼容用地。
合理布局产业用地,保障航空港区大制造空间优先保障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用地,其中规划工业用地占比26.04%,物流用地占比8.64%,商业商务、科研和公共服务占比13%以上。
合理安排城乡居住,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安排城镇居住生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设施,其中居住用地占比14.2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比7.85%。
航空港区构建“一环四心,廊道交织、绿轴相串”的蓝绿空间。构建以京港澳高速、洪泽湖大道、青州大道和南海大道两侧生态廊道形成的生态绿环,打造冯庄文化公园、东湖公园、郑州园博园、双鹤湖公园四大市级综合公园。通过疏通水系网络,形成“东西两翼为主干,南北分区各独立,河湖湿地相交融”的河网水系格局,构建集防洪、生态、景观、休闲功能于一体的蓝网系统,依托贯穿通通道,形成多功能、立体化的生态绿网系统。沿主要道路和水系控制带状绿地公园,加强各城市组团绿地之间的联通性,构建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根据航空港区自然生态本底,在衔接和延续生态廊道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网络、打造绿核、均衡布点”的规划策略,结合水系和重要的城市公共中心,构筑“绿轴相串、绿核辐射、节点匀布”的复合式城市绿地系统。
公园绿地:至2035年,航空港区规划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总量为45平方千米,其中规划公园绿地面积为43平方千米。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平方米,建成区公园绿地步行5分钟覆盖率应达到90%。
遵循“公园城区”发展理念,形成由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结合社区生活圈按服务半径均衡配置相应规模和类型的社区公园和游园,有效提升公园服务效率。
综合公园,分为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其中,市级公园即郑州园博园、双鹤湖公园、冯庄文化公园等,规模宜大于20公顷。区级公园,即康平湖公园、北湖公园、航空公园等,规模宜大于10公顷。
专类公园,指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相应的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即儿童公园、植物园、游乐园、遗址公园等。
社区公园,即结合社区生活圈内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的绿地,规模宜大于1公顷。
游园,即用地独立,规模较小或形状多样,方便居民就近进入,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绿地,规模控制在0.2-1.0公顷。
防护绿地:至2035年,航空港区规划防护绿地面积为2平方千米。铁路两侧各控制50~100米宽防护距离;高速公路两侧各控制不少于100米宽防护距离;快速路两侧各控制50米宽防护距离。
广场用地:结合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及交通枢纽等地区统筹设置广场用地,人均广场用地面积宜为0.2-0.5平方米。
建设均等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公共服务保障。坚持城乡统筹,构建普惠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完善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以及十五分钟生活圈设施。建立城乡一体的服务体系,统一配置全域覆盖,打造“城镇生活圈”。坚持全龄友好,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不同人群需求,构建全年龄段友好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多层次设置,按照5分钟-10分钟-15分钟圈层布局,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推动优化公共设施精细化配置。多元化设置,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为各类人群(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人群)提供多样便捷、全时段可享、个性化定制、精准化供给的品质服务。坚持国际化导向,建立面对全球化的高水平公共服务设施。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布局服务全省、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高端服务设施。实施会展、体育、医疗、教育服务等一系列国际化行动计划,安排国际会展、大型体育、国际医疗、国际学校等用地空间,建立国际化的高端服务。
一核指交通物流和商贸核心。交通物流和商贸核心级别为区域级,交通物流和商贸核心构建以航空经济为引领,高铁、城际、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为支撑的国际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郑州市“区位+交通”先发优势。
六心为科技活力中心、国际科教创新中心、国际创新人才中心、国际先进制造中心、国际创意时尚中心和国际港务中心六个发展极核,打造城市级服务中心,形成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城市级服务中心服务中部地区以及都市区,重点满足创新创业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工作生活,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多点指特色小镇服务中心、南部次服务中心、古城服务中心、空港服务中心等多个次服务中心,形成多个片区级服务中心,满足创新创业人群的生活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
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三级配置:区域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城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片区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区域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交通物流和商贸核心,立足于服务中部地区及更大区域的服务设施,主要布局国际会展、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贸易等服务功能区。
城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科技活力中心、国际科教创新中心、国际创新人才中心、国际先进制造中心、国际创意时尚中心、和国际港务中心,布局服务中部地区、都市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布局科技服务、生产服务等城市级服务设施。
片区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空港服务中心、古城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南部次服务中心、特色小镇服务中心,主要布局产业服务、生活服务等片区服务设施。
打造公平共享、弹性包容的城镇生活圈。到2035年,实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5%以上。按照15分钟步行可达的空间范围、5-10万人的服务人口规模打造社区生活圈。为满足居民在周末享用较高服务品质的设施需求,以3-5个社区生活圈打造服务人口20万-30万的组团中心。
强化城市更新,激活存量空间。立足国际化都市,推动城市更新。以提高城市品质为目标,采用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以城市更新带动空间的提质增效,促进城市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民生生活改善。
划分更新单元,有序开展城市更新。划定对城市形象和产业转型升级有显著作用的核心区域为重点更新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航空港T字轴单元、中航单元2处重点区域更新工作,以体现国际都市建设为导向,通过功能置换,产业迭代升级等方式赋能提质,引领城市形象重塑。划定建成区内生产生活较为成熟,需进行部分功能调整优化的区域为优化提升区,促进功能调整与设施完善,重塑发展活力。航空港北单元、机场核心单元、苑陵故城单元、花马沟单元、航空港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单元、机场东物流单元、航空港国际经济文化中心单元、园博园单元、双鹤湖科技城单元、鹤首单元为优化提升区,重点补充完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增补绿化空间,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区域活力。
加强分类引导,精准化开展城市更新。针对不同类型更新对象,制定差别化的城市更新策略。旧居住持续推进微改造,改善居住环境、设施配套,房屋安全性等。盘活低效工业仓储用地,引入高新技术、注入新活力,作为创新产业等新型产业空间。加快批而未用土地的盘活处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推动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以“活力航空港,智慧立体城”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目标,通过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开发,夯实航空港区建设基本盘,构建上下一体,融合互联的活力、智慧、韧性的立体城市。以轨道交通线网为骨架,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以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公共活动中心等区域为重点,形成“一核多心一环”的地下空间总体格局。规划至2035年,人均地下空间建设面积达到8平方米,地下空间建设规模2200万平方米。
结合地面类型与竖向分层,合理安排地下空间功能。地下空间总体分为道路下与非道路下两类,浅层(0至-15米)、中层(-15至-30米)、次深层(-30至-50米)、深层(-50米以下空间)等四个层次。浅、中层地下空间优先安排交通、市政、防灾等功能,其中非道路下可适度安排公共设施、商业、仓储等功能;次深层地下空间做好快速交通、物流调配空间预留,非道路下可适度安排深层储藏功能。
复合开发公共中心地区,增进城市活力。依托地下空间总体发展格局,按照轨道交通辐射核心区、地面功能形成互补区、适宜地下整体开发区以及能够形成安全连续地下步行网络区的地下空间重点片区划分原则,形成五个地下空间开发重点片区,分别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区、园博园核心区、双鹤湖服务中心区以及国际港务中心区,总面积 22 平方千米,结合地上功能布局分类引导进行复合开发。地下空间开发重点片区应坚持地下空间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统一建设、集中管理,做好地下功能空间的整体协调,深化地下空间的通道、管线等接口的预留控制,实现地下空间横向互联互通。
将航空港区重要的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划定为黄线。确定给水厂、污水厂、变电站、燃气热源厂、热电厂、燃气门站、储配站、通信设施、环卫设施、铁路站场、公路客运站、轨道场站等基础设施用地控制范围。城市黄线控制范围充分保障设施自身运行安全,同时考虑与周围其他建(构)物的间距要求。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迁移、拆除黄线内基础设施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城市黄线严格按照《城市黄线管理办法》管控。
建立以绿色交通为主导、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统筹协调交通设施顺畅衔接,构建与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相协调,与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适应,与国际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地位相匹配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构筑“枢纽门户+产城融合的轨道新城”为总体目标,加快建立与区域融合、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轨道上的“航空港区”。
强化区域协同,完善区域轨道交通。规划依托K1快线号线与郑州主城区联系,依托K3快线与经开合作共建区临港副城联系,依托22号线号线与南龙湖临港副城联系,依托21号线号线与新郑临港副城联系,依托在建K3支线与长葛临港副城联系,K1快线预留与尉氏临港副城联系的条件,强化枢纽与主城区、环港紧密协作区轨道交通联系,提升航空港区轨道快线覆盖率。
规划“一环+五线+三横”的轨道交通体系。“一环”由K3支线号线组成,覆盖航空港区;“五线快线号线号线,接入新郑国际机场和航空港站;“三横”为21支线号线号线,强化航空港区组团间的联系。实现郑州都市圈内1小时内“点对点”通勤,航空港区与主城区、临近地区30min内可达,各组团30min内可达交通枢纽。
构建郑港汴许黄金三角“1小时”交通圈。开尉公路,(郑民高速-商登高速)段廊道规划高速公路,与郑许、郑民、开尉、兰南、商许洛高速形成区域高速环。S227、G343、G230、G310 构成区域国省干道外环。京港澳高速西侧规划四港联动物流大道、安罗高速西侧规划 S224,与华夏大道、豫州大道形成区域东西两侧客货分离双通道格局。
构建环港紧密协作区“半小时”交通圈。航空港区与主城区、六个临港副城之间均不少于5条直连通道。其中,5 条直连高快通道与郑州主城区联系,11条直连高快通道与经开合作共建区临港副城联系,5条直连高快通道与南龙湖临港副城联系,13条直连高快通道与新郑临港副城联系,7条直连高快通道与长葛临港副城联系,5条直连高快通道与郑开产教临港副城联系,8条(删空格)直连高快通道与尉氏临港副城联系。
构建以快速通道和一级主干路为骨架,二级主干路为支脉的骨干路网体系,强化对交通枢纽、重点发展组团等区域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以次干路、支路为重点加密路网,提升交通可达性和承载力。
高效通达的快速通道系统。规划“七横六纵一半环”的快速路系统,“七横”为洪泽湖大道、燕都大道、迎宾大道、金陵大道、渤海大道、南海大道、G343,“六纵”为四港联动物流大道、华夏大道、梁州大道、豫州大道、青州大道、S224,“一半环”为滨河西路。规划“两横三纵”快捷路系统,“两横”为太湖路、志洋路,“三纵”为梁州大道、徐州路、联港大道。
快速集散的一级主干路。规划“八横八纵两半环”一级主干路,“八横”为福山路、巢湖路、洞庭湖路、始祖路、亳都路、苑陵路、黄海路、东海路,“八纵”为长安路、雍州路、前程东路、荆州路、冀州路、兖州路、吴州路、雁鸣大道,“两半环”为滨河东路、皛店路-孙武路。
便捷衔接的二级主干路。规划“三横两纵两半环”的二级主干路,“八横”为鄱阳湖路、郐城路、雁行路,“两纵”为梅河路、锦城大道,“两半环”为舜华路、孔武路。
差异化提升道路网密度。通过“挖潜、加密、调增”等措施结合用地功能和土地使用强度分区域、差异化提升规划道路网密度。到2035年中心城区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