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手机:13463691100
电话:13463691100
邮箱:admin@hbsanshi.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七一东路1999号03-1844号
2021年1月13日,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立。三年来,该集团紧紧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组建集团的战略考量和决策部署,切实扛起“为公园城市而生”的时代使命,扎实推动公园城市智库打造、集成服务能力培育和现代企业治理,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发展全面步入正轨,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成立三年以来,成都设计咨询集团肩负“为公园城市而生”的时代使命,积极探索公园城市理念落地呈现机制,参与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化综合试点,强化公园城市顶层设计,以系统化标准体系服务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同时,集团成立公园城市设计总控中心,建立公园城市市政、公园城市建筑等十大研究中心,形成“1+10+N”智库体系,并以《智荟》《产城观察》学术内刊为载体,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在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上,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参与编制的《公园城市指数2022》和牵头编制的《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正式发布。与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功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建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中国公园城市指数报告2023》(初稿),正式成果即将发布。
2023年6月,成都设计咨询集团代表参加了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并与联合国人居署签订合作意向书、与联合国环境署召开了公园城市专题研讨会,全面启动国际化研究与合作,全力推动公园城市理念由成都实践面向全国乃至国际应用推广。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与天府新区管委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签约共建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心
2023年中国质量(成都)大会上,成都设计咨询集团作为技术支撑,助力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标准体系2.0版在中国质量大会成功发布。
过去三年,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全方位服务城市发展,主动服务结对联动、服务城市大事件。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充分发挥专业门类齐全优势,积极推进市域铁路S5(成眉)、S11(成德)市政管综、交通接驳、人防工程设计和服务工作,为德阳经开区大学科技园片区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展片区规划、城市设计和控规编制工作,承担德阳经开区建筑设计、景观水系设计及市政设计等,全面完成眉山市旧城中心地带综合提升改造设计。
聚焦城市主战场,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充分发挥策划、规划、咨询、设计、检测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积极参与“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推动国际空港经济区、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天府动力源等重点片区及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参与产业建圈强链,推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检验检测园、青羊区腾飞产业园、东部新区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承担了城市东西轴线、科幻大道、天府四小、锦江福字街片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改造提升等工作;积极以设计赋能社区治理,作为承办单位协助市委社治委举办三届社区美空间创意设计竞赛,持续提升“社区美空间”品牌全球知名度。
聚焦城市大事件,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持续参与成都大运会重点赛区建筑改造、道路提升、场馆鉴定等工作,并抽调优质力量开展开、闭幕式“仿真演练平台”研发及客群、交通、防汛、焰火等板块技术咨询服务,持续为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聚焦成都市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发展,2023年10月以来,成都设计咨询集团从产业策划、片区规划、城市设计、重点项目设计等方面,参与了天府新区-邛崃市的羊安工业区等5对联动重点片区的规划及设计工作,为区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精做优在地服务,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创新设立品控中心(天府新区)、武天智成(武侯区)、鱼凫咨询(温江区)等在地服务机构,努力为区(市)县发展提供优质伴随式服务。
成立三年来,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坚持人才立企,紧抓人才潮机遇,持续推动社招、校招,人才规模由1400余人提升到1800余人,同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激励,人才结构和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实施以高质量培养满足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管理人才为目标,为每位新员工配备“一班双师”,为成长保驾护航;形成技术和管理“双通道”,为青年骨干、中层、高层提供不同层次需求的培养方案和多维度发展通道。
此外,成都设计咨询集团还坚持创新强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标准编制,强化重大科研课题“揭榜挂帅”,创建省、市级创新平台5个。实施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动BIM正向设计,探索开展AI辅助设计和策划研究。
三年来,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坚持强链补链,实现了与30余家头部企业、重点院校和政府部门建立战略关系,汇聚了战略资源、拓展了发展机遇。
未来,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将坚持战略引领和创新驱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集团的“三大定位”,将“13226”战略全面贯穿到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牢固树立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和强大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