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手机:13463691100
电话:13463691100
邮箱:admin@hbsanshi.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七一东路1999号03-1844号
天博天博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栾维娜)12月28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第6场)——解读《济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济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今年10月31日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该《规划》是济宁市第一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于济宁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5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按照国家和省工作部署,我市于2020年1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工作专班,聘请高水平技术团队,系统开展“双评估”“双评价”等20项专题研究,充分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专家评审论证,形成《规划》成果。《规划》先后经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于今年6月由市政府呈报省政府申请批复。按照省有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经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10月31日获省政府批复。
《规划》是对济宁市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坚持“多规合一”,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也就是说,编制各类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划》是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下一步,县级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也将发布实施,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市各类重大项目报批入库、建设项目用地组卷报批、化工园区等认定申报和调区扩区的依据。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的不得批准规划和用地。
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市域为济宁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11187平方千米。中心城区为任城区、兖州区、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开区的城市建成区及规划扩展区域,总面积480平方千米。根据我市城市发展特征,将济宁都市区作为规划研究层次。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共13章49节,主要包括“目标定位、发展底线、空间格局、空间品质、空间特色、基础设施”六大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定位。《规划》着眼济宁在国家、山东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立足自身特色优势,落实上位规划对济宁的定位和要求,确定我市城市性质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国家创新型制造业强市、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滨湖生态水城”。
二是筑牢空间发展底线。《规划》明确划定“三区三线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49.2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50.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130.22平方千米以内。深化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三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规划》聚焦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核四轴,两带五区”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突出济宁都市区引领全市发展的核心地位,增强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推动任城、兖州、邹城、曲阜、嘉祥一体化发展。提升京沪、鲁南、济徐、济微四条主要发展轴要素集聚水平,依托重要交通廊道,串联城镇、产业空间,加强区域联动,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发展。充分发挥大运河、泗河两条生态带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促进沿线生态保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强化对南四湖生态区、黄河流域生态区、东部山林生态区三大重点生态区的保护和修复,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好北部农田集中区、西南农田集中区两大农田区,保障粮食安全,增强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
四是提升国土空间品质。《规划》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功能结构和布局,强化任城区、太白湖新区、济宁高新区城市主中心建设,促进兖州区、济宁经开区综合功能提升,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沿大运河、老运河、蓼沟河等8条河流打造中心城区骨干生态廊道,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五是塑造国土空间特色。《规划》明确指出重点保护曲阜“三孔”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济宁历史城区、曲阜历史城区、邹城历史城区,铁塔寺及太白楼、竹竿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推进尼山文化片区建设,弘扬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加强活化利用,传承历史文脉,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强化城市设计和乡村风貌引导,依托曲阜、邹城、济宁历史文化名城,融合东部山区、南四湖、大运河、黄河、泗河等重要景观节点,彰显“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国土空间魅力。
六是夯实基础设施支撑。《规划》推动构建快速可靠、联通国际国内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便捷高效的区域和城乡综合交通网络,优化一体综合的枢纽场站体系,提高枢纽城市综合竞争力。发挥内河水运比较优势、提升铁公水空组合效率,提高多式联运和城市内外交通衔接水平,提升关键枢纽的服务效能。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严格落实抗震、地质灾害防治、防洪排涝等灾害防控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等安全防护要求,增强抵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统筹保障水、电、气、暖、通信、环境卫生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发展安全韧性。
以上是《济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有关内容。同时,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的高质量落地实施,已安排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深入调研、全程跟进,进一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工作机制、规划传导落实机制、规划实施监督机制,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以规划“一张图”系统为支撑建设实施监测网络,着力构建起全市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济宁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更加优质的国土空间保障。